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,深化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积极响应职业教育活动周号召,进一步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教育情怀培养,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于4月14日至4月18日举办了以“童心筑梦·匠心育人”为主题的职业教育活动周,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、富有创意的特色活动。
一、活动内容与成果
(一)“未来教师风采大赛”——锤炼教学技能,展现职业风采
“未来教师风采大赛”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,旨在通过模拟真实课堂情境,考察学生的教学设计、课堂组织、语言表达及教育机智等综合能力。
初赛阶段,学生们精心准备教学设计,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呈现了生动有趣的小学课程。以饱满的热情、清晰的讲解,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。巧妙设计教学情境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。

决赛阶段,选手们围绕“童心筑梦”主题,深入挖掘教材内涵,创新教学方法,将教育情怀融入教学过程。有的选手通过故事讲述,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;有的选手借助游戏活动,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。用生动的语言、丰富的表情、真挚的情感,诠释了小学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
经过激烈角逐,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3名、三等奖6名及优秀奖若干名。通过本次大赛,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教学能力,更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,进一步坚定了投身小学教育事业的决心。
(二)“童心巧手”技能展示:传承传统技艺,激发创造潜能
小学教师需具备多元化的技能素养,尤其是艺术表达与手工制作能力,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至关重要。“童心巧手”技能展示以“艺术赋能教育”为理念,设置了书法、绘画、剪纸、教具制作、绘本创作等展示项目,学生通过现场创作与互动体验,展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技能。
在书法展区,学生挥毫泼墨,展现了扎实的书写基本功;绘画展区则呈现了水彩、版画、简笔画等多种形式,既有传统国画的意境,也有卡通插画的童趣;剪纸与教具制作区,学生利用环保材料制作出立体绘本、数学拼图、科学实验模型等教具,既美观又实用,体现了“变废为宝”的教育智慧。


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艺术素养,更凸显了小学教育专业“一专多能”的培养特色。
(三)“教育科技体验站”——探索智慧教育,赋能未来课堂
随着教育信息化2.0行动的推进,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。“教育科技体验站”活动聚焦人工智能、编程教育等前沿技术,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演示,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场景,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。
在“AI教师助手”区,智能批改系统、语音识别评测等技术展示了如何辅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;在“少儿编程体验”区,学生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设计小游戏,感受计算思维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。

学生们与智能AI机器人进行互动交流,体验了个性化学习辅导、智能作业批改等功能。智能教育机器人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,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与辅导,实现了因材施教。此外,活动还设置了教育科技产品展示区,展示了各类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与软件,让学生了解了教育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。

“教育科技体验站”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教育科技的魅力,拓宽了他们的视野,激发了他们对教育科技的兴趣与热情。
二、活动成效与影响
(一)学生层面
本次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学生提供了全面锻炼与成长的平台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。通过参与各项活动,学生们的教学基本功、艺术素养、创新能力、科技应用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高。同时,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、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,增强了他们的教育情怀与职业认同感。
(二)教师层面
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、指导学生的机会,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。在活动筹备与组织过程中,教师们积极参与指导,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与帮助。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,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,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。